“透心凉,心飞扬”,这句经典广告词曾陪伴无数人度过炎炎夏日,让雪碧成为清爽解渴的代名词。但最近,雪碧却因配方问题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,“悄悄换配方” 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,众多网友直呼 “童年味道变了”,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?
事情起源于一位网友的分享。他在社交平台发文称,自己购买的雪碧喝起来与记忆中的味道大相径庭,仔细查看配料表后,发现其中新增了 “果葡糖浆、蔗糖素、安赛蜜” 等陌生成分,与记忆中的配方差异明显。此帖一经发布,迅速引发共鸣,众多网友纷纷表示有同感,“现在的雪碧甜味太突出,喝完嘴里发腻”“感觉没有小时候的清爽劲儿了” 等评论层出不穷,大家对雪碧新配方的质疑声不绝于耳。
为探究真相,有媒体记者走访市场。在合肥望江西路的一家超市,记者查看了 680 毫升、1.25 升、2 升三种常见规格的雪碧柠檬味汽水,发现配料表中确实都含有 “果葡糖浆、蔗糖素、安赛蜜”。进一步检索发现,早在 2022 年、2023 年,就有网友在网上发帖询问雪碧是否更改了配方,当时的配料表与如今在售产品一致,只是这些早期的讨论并未引起广泛关注,直到此次风波才被重新翻出。
面对网友质疑,雪碧客服于 5 月 12 日给出回应:雪碧配方确实在 2019 年就已做出调整,并非近期变动,且所有成分均已明确标注在产品标签上。客服强调,此次配方调整是为了优化口味,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饮用体验。
从专业角度分析,雪碧新增的这几种成分各有特性。果葡糖浆甜度高、成本低,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;蔗糖素作为人工合成甜味剂,甜度可达蔗糖的 400 - 800 倍;安赛蜜同样是甜味剂,甜度约为蔗糖的 130 倍 。业内人士推测,使用果葡糖浆替换部分传统糖类,可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,同时满足消费者对甜味的需求。而蔗糖素和安赛蜜等人工甜味剂的加入,既能提供甜味,又可降低热量,契合当下健康饮食的趋势,让消费者在享受甜味的同时减少对糖分摄入的担忧。
不过,尽管雪碧客服做出解释,仍有不少网友不买账。部分消费者表示,对他们而言,雪碧不仅仅是一款饮料,更承载着童年回忆和情感。“以前喝雪碧,猛灌一口,瞬间透心凉,那才是夏天的味道。现在这新口味,完全没了那种感觉,把我们心里的美好回忆都毁了。” 还有网友吐槽,品牌方更改配方这么大的事,应提前告知消费者,给大家一些适应时间。
其实,在食品饮料行业,为适应市场变化、满足消费者需求,企业调整产品配方并不罕见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,“低糖”“低热量” 成为消费新趋势,众多饮料品牌纷纷行动。比如,可口可乐公司在部分国家推出含甜菊糖苷的低糖版可乐;百事可乐也不断优化产品配方,推出多款迎合市场的新品。雪碧此次配方调整,也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做出的决策。但如何在追求创新、紧跟潮流的同时,兼顾消费者对经典口味的情感依赖,是企业需要深思的问题。
网友热评
难怪,以前天热,喝个雪碧特别爽,后来发现越喝越渴,甜的要命。现在碳酸饮料只喝罐装的可口可乐。
为什么现在雪碧全是柠檬味的,还是我记忆出现了错乱
现在基本不喝雪碧了。味不对
怪不得我一喝感觉齁甜气跟不足一样,以前喝的气足都拉嗓子眼,冲着鼻孔出来
我以为是我长大了,口味变了,没想到是换配方啦
此次雪碧配方争议事件,给所有食品饮料企业敲响了警钟。在产品创新的道路上,企业不仅要关注市场趋势、提升产品品质,更要重视与消费者的沟通,增加配方调整等重大决策的透明度,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发消费者误解和不满。至于雪碧新配方能否经得住市场考验,重新赢得消费者的心,就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